第30届白玉兰颁奖典礼上,凭借《玫瑰的故事》提名最佳女主角的刘亦菲未现身红毯及颁奖环节,引发舆论风暴。6月29日,一张署名“白玉兰组委会”的朋友圈截图在网络流传,内容为“尊重规则,方获同行尊重”,被解读为暗指刘亦菲破坏行业规则。尽管主办方@上海电视节未通过官方渠道确认截图真实性,但争议已迅速升级。
事件核心矛盾在于信息错位:刘亦菲团队仅确认出席26日提名晚宴,而主办方27日发布的“全员出席”名单却包含其名,矛盾信息加剧猜测。粉丝指出,刘亦菲26日参加晚宴时已明确表示“感谢提名荣誉”,但从未承诺出席颁奖礼;其微博IP显示27日已返回北京,行程安排合规。
更深层争议指向行业潜规则。有爆料称,主办方曾暗示刘亦菲获奖,致其推掉LV大秀压轴活动,却在颁奖前5小时变卦;另有声音批评颁奖礼内场播放《玫瑰的故事》中黄亦玫孕期痛苦片段并AI合成玩梗,涉嫌消费女性苦难、侮辱角色创作。
此次风波暴露出奖项公信力与明星自主权的长期拉锯。历届白玉兰均有提名者缺席,但刘亦菲作为顶流,其缺席被无限放大,折射出流量时代奖项对明星热度的依赖与反噬。组委会的模糊回应,既未平息争议,反而让“规则”与“尊重”的边界成为行业新议题。
版权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5g讯网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5g讯网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