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浙江长兴南方矿业的露天矿区,10辆无人驾驶电动矿车正沿着蜿蜒的矿道精准行驶,装载、运输、卸载一气呵成。这一场景的背后,是中国电信浙江公司以5G技术为支撑,为传统矿业注入智能化基因的生动实践。
该矿区面积广阔、地形复杂,山体遮挡导致信号覆盖难,且无人驾驶对网络时延、稳定性要求极高。浙江电信组建专项团队,采用“宏微结合+上行链路补充”技术,构建起覆盖全矿区的5G专网。通过智能预调度和下沉UPF(用户面功能),将端到端时延压缩至20毫秒以内,确保远程操控的实时性;双光纤环网冗余设计则实现了网络故障的毫秒级切换,保障作业连续性。
5G网络不仅解决了信号难题,更成为矿车“智慧大脑”的神经中枢。借助5G大带宽特性,矿车周身传感器实时回传4K高清视频与厘米级定位数据,云端调度系统据此动态规划路径,实现多车协同避让。数据显示,项目运行后矿区运输效率提升30%,能耗与人工成本降低25%,同时将人员从高危作业环境中解放,事故率趋近于零。
从“人工驾驶”到“云端操控”,浙江电信以5G为纽带,正在重塑矿山生产逻辑。随着二期、三期项目的推进,这场由技术驱动的变革,正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的“浙江样本”。
版权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5g讯网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5g讯网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